越南河内大学孔子学院制造业中文课程成刚需 学员助力中越产业链融合
越南河内大学孔子学院的模拟车间教室里,23 岁的学员阮文正用中文汇报 “电子元件组装进度”,黑板上贴满 “焊接”“质检”“流水线”
等中文词汇卡片;隔壁 HSK 考场内,160 名来自中资电子企业的员工正在机考,监考教师用越南语讲解答题注意事项。该校孔院聚焦中越制造业合作,打造 “产业中文”
特色品牌,培养大量实用型人才。
“越南中资制造业企业超 3000 家,中文人才缺口年均增长 40%,但 2021 年孔院学员不足 200 人。” 孔院越方院长陈庭介绍,联合华南理工大学开发 “制造业中文系列课程”,涵盖车间沟通、设备操作、质量管控等模块,教材融入越南生产场景案例,采用 “车间实景 + 模拟对话” 教学。2024 年培训学员 850 余人,620 人通过 HSK2 级,全部入职中资企业,月薪较当地平均水平高 50%。
HSK 考试与就业直接挂钩。在孔院设立 “制造业专项考点”,推出 “考试达标 + 企业直聘” 机制,2024 年考生达 980 人次,较上年增长 220%,通过率 93%。中资企业富士康越南分公司生产主管刘强表示:“孔院学员既懂中文又通生产流程,现场沟通零障碍,已成为生产线核心骨干。”
教师团队兼具产业与语言能力。18 名教师中 12 人有制造业背景,中方教师黄明曾参与电子厂生产线管理,开发的 “车间术语教学法” 让学员快速掌握专业词汇;本土教师黎英擅长用越南语解释复杂工艺,帮助学员理解中文操作手册。建立 “中越制造业教师研修基地”,每年培训本土教师 60 人次。
特色活动服务产业发展。2024 年组织 “走进中资工厂” 研学活动,带领学员参观河内电子产业园,与中国工程师面对面交流;开设 “安全生产中文讲堂”,用简单中文讲解操作规范,已培训工人 1200 余人次。新闻中心通过越南语媒体推送 “产业中文学习故事”,单篇阅读量超 150 万。加入 “东南亚制造业孔院联盟”,与泰国、马来西亚孔院共享教学资源。陈庭透露,2025 年将新增 “智能制造业中文课程”,服务产业升级需求。
本文 孔子学院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hsk.kongzi.edu.pl/post/3109.html
